尚书

《尚书》又叫作《书经》,为“五经”之一,相传为孔子所删定。《尚书》五十六篇,可以说篇篇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。其文体有典、谟、训、诰、誓、命六种,每一种的含义都不一样。《尚书》的内容,虽然大多是君臣之间的言论、对话以及训诰和誓命等。但其中的内容,饱含中国传统的修齐治平的智慧。不仅为君为臣需要熟读《尚书》,一般人读这部书,也能学到很多修身、齐家的道理。
东渐于海,西被于流沙,朔南暨声教,讫于四海禹锡玄圭,告厥成功。
【原文】
 
东渐于海,西被于流沙①,朔南暨声教,讫于四海②禹锡玄圭,告厥成功③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东渐于海,西被于流沙:渐,浸入。被,及。流沙,古人认为西方极远的大漠。
②朔南暨声教,讫于四海:朔,北。暨,及。朔南暨声教,意谓日所照临的地方皆为天子的声教所化育。
③禹锡玄圭,告厥成功:指禹被天帝赐玄圭。玄圭,即黑色的瑞玉。
 
【翻译】
 
东面直抵大海,西边延及大漠,南北都到了极远之地,华夏的声威教化都流布于四海九州。于是,上帝颁赐给大禹黑色的瑞玉,以昭告天下治水成功,天下大治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 5000言113734891 评论 东渐于海,西被于流:前文多有言“九河既道,雷夏既泽”“嵎夷既略”,据此我猜测“暨”通“既”,“朔南暨声”即“朔南既声”。声,宣传之意。朔南既声,教讫于四海:南北皆已宣传,教化至于四海。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昭明文选
萧统编纂的诗文总集

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