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书

《尚书》又叫作《书经》,为“五经”之一,相传为孔子所删定。《尚书》五十六篇,可以说篇篇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。其文体有典、谟、训、诰、誓、命六种,每一种的含义都不一样。《尚书》的内容,虽然大多是君臣之间的言论、对话以及训诰和誓命等。但其中的内容,饱含中国传统的修齐治平的智慧。不仅为君为臣需要熟读《尚书》,一般人读这部书,也能学到很多修身、齐家的道理。
乃命羲和,钦若昊天,历象日月星辰,敬授人时。
【原文】
 
乃命羲和①,钦若昊天②,历象日月星辰③,敬授人时④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乃命羲和:命,任命,命令。羲和,即羲氏、和氏,相传为重黎的后代,世掌天地四时之官。颛顼时“乃命重黎,绝地天通”(《尚书·吕刑》),至尧帝时,重黎后代羲氏、和氏继续担任此职。
②钦若昊天:钦,敬。若,顺从,遵循。昊天,元气广大之天。
③历象日月星辰:历,推算之意。象,取法。星,四方中星。辰,日月所会。意指推算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,并加以取用。
④敬授人时:人时,当作“民时”,因唐朝时避唐太宗讳改为“人时”。意指恭敬地记取天体运行的规律,制定立法,为民所用。
 
【翻译】
 
于是尧帝命令羲氏与和氏,恭敬地遵循上天的规律,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的情况来制定历法,教导人民按照时令从事生产活动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