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书

《尚书》又叫作《书经》,为“五经”之一,相传为孔子所删定。《尚书》五十六篇,可以说篇篇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。其文体有典、谟、训、诰、誓、命六种,每一种的含义都不一样。《尚书》的内容,虽然大多是君臣之间的言论、对话以及训诰和誓命等。但其中的内容,饱含中国传统的修齐治平的智慧。不仅为君为臣需要熟读《尚书》,一般人读这部书,也能学到很多修身、齐家的道理。

西伯戡黎

西伯戡黎,即指西伯侯姬昌征服黎国之事。西伯,即周文王,周文王,姓姬,名昌,周太王之孙,季历之子。生前称周西伯或西伯昌,《史记·殷本纪》云:“纣乃许之,赐弓矢斧钺,使得征伐,为西伯。”纣命为西方诸侯之长,得专征伐,故称西伯。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国后,追谥文王。西伯侯姬昌在位期间,勤于政事,广施仁爱,重视农桑,选贤任能,使周邦大治。同时,他还开疆拓土,收附虞芮,攻灭黎、邘,迁都丰京,演化周易。明朝朱天然在《历代古人像赞》中赞周文王曰:“虞芮贤成,诸侯归国;易演后天,语称至德。”
据《史记·周本纪》记载:“明年,伐犬戎。明年,伐密须。明年,败耆国。殷之祖伊闻之,惧,以告帝纣。纣曰:‘不有天命乎?是何能为?’”耆国,即黎国,在今山西长治一带。《书序》云:“殷始咎周,周人乘黎。祖伊恐,奔告于受,作《西伯戡黎》。”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