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书

《尚书》又叫作《书经》,为“五经”之一,相传为孔子所删定。《尚书》五十六篇,可以说篇篇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。其文体有典、谟、训、诰、誓、命六种,每一种的含义都不一样。《尚书》的内容,虽然大多是君臣之间的言论、对话以及训诰和誓命等。但其中的内容,饱含中国传统的修齐治平的智慧。不仅为君为臣需要熟读《尚书》,一般人读这部书,也能学到很多修身、齐家的道理。
皐陶曰:“都!在知人,在安民。”禹曰:“吁,咸若时,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,能官人。安民则惠,黎民怀之。能哲而惠,何忧乎驩兜?何迁乎有苗?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?”
【原文】
 
皐陶曰:“都!在知人,在安民①。”禹曰:“吁,咸若时,惟帝其难之②知人则哲,能官人③。安民则惠,黎民怀之④。能哲而惠,何忧乎驩兜?何迁乎有苗?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⑤?”
 
【注释】
 
①在知人,在安民:孔传:“叹修身亲亲之道在知人所信任,在能安民。”
②咸若时,惟帝其难之:咸,皆。若时,如是,如此。时,通“是”。惟,发语词。
③知人则哲,能官人:哲,明哲,无所不知。官,任用。官人,任人为官。
④安民则惠,黎民怀之:惠,仁爱。怀,思念。
⑤能哲而惠,何忧乎驩兜:孔传:“佞人乱德,尧忧其败政,故流放之。”⑥何迁乎有苗?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:迁,迁徙、流放。巧言,善于说话。令色,巴结、谄媚的脸色。孔,很。壬,奸佞。
 
【翻译】
 
皋陶又说:“啊!全在于知人善任,安定百姓。”大禹说:“唉!要都能做到如此,连尧帝、舜帝也感到不容易啊。知人善任就是明智,能举官得当。使百姓安居乐业就有仁爱之心,有仁爱之心百姓才会感恩戴德。明智而有仁爱,怎么会担心驩兜作乱?还需要放逐三苗吗?又何必畏惧巧言令色、奸佞邪恶的乱臣共工呢?”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昭明文选
萧统编纂的诗文总集

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