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书

《尚书》又叫作《书经》,为“五经”之一,相传为孔子所删定。《尚书》五十六篇,可以说篇篇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。其文体有典、谟、训、诰、誓、命六种,每一种的含义都不一样。《尚书》的内容,虽然大多是君臣之间的言论、对话以及训诰和誓命等。但其中的内容,饱含中国传统的修齐治平的智慧。不仅为君为臣需要熟读《尚书》,一般人读这部书,也能学到很多修身、齐家的道理。
列爵惟五,分土惟三建官惟贤,位事惟能。重民五教,惟食丧祭。惇信明义,崇德报功。垂拱而天下治。
【原文】
 
列爵惟五①,分土惟三②建官惟贤③,位事惟能④。重民五教⑤,惟食丧祭⑥。惇信明义⑦,崇德报功⑧。垂拱而天下治⑨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列爵惟五:列爵,即班爵。惟,同“为”,五,指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诸侯。
②分土惟三:孔传:“列地封国,公侯方百里,伯七十里,子男五十里,为三品。”
③建官惟贤:建,立。贤,任用贤才。
④位事惟能:位事,居位理事。惟能,即选用能人。
⑤重民五教:五教,指君臣、父子、夫妇、兄弟、长幼,五典之教也
⑥惟食丧祭:孔传:“民以食为命,丧礼笃亲爱,祭祀崇孝养,皆圣王所重。”⑦惇信明义:惇,厚。惇信明义,即惇厚其信,显明其义。
⑧崇德报功:崇,尊崇。报,报答。
⑨垂拱:垂衣拱手。
 
【翻译】
 
周武王列出五等爵位,分封三品土地。建立只任用贤才的官职,安排只选用能人的吏治。重视对百姓施行五典的教化,以及民食、丧礼和祭祀三事。又敦厚诚信,显明义理,尊崇德行,报答有功,武王垂衣拱手,而天下就得到了治理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昭明文选
萧统编纂的诗文总集

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