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书

《尚书》又叫作《书经》,为“五经”之一,相传为孔子所删定。《尚书》五十六篇,可以说篇篇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。其文体有典、谟、训、诰、誓、命六种,每一种的含义都不一样。《尚书》的内容,虽然大多是君臣之间的言论、对话以及训诰和誓命等。但其中的内容,饱含中国传统的修齐治平的智慧。不仅为君为臣需要熟读《尚书》,一般人读这部书,也能学到很多修身、齐家的道理。

高宗肜日

高宗肜日,即为再祭祀高宗的第二天,又举行了一次祭祀。高宗,即商王武丁,帝小乙子,商汤十一世孙,殷商第二十三代君主,在位五十多年,是殷商贤王,对外开疆拓土,对内革新政事,使殷商王朝达到了强盛。
《史记·殷本纪》记载:“帝武丁崩,子帝祖庚立,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,立其庙为高宗,遂作《高宗肜日》及《训》。”可知,本篇作于商王祖庚之时。《书序》云:“高宗祭成汤,有飞雉升鼎耳而雊,祖己训诸王,作《高宗肜日》、《高宗之训》。”可知,作于武丁在世之时。二说不可信,而肜日之上的人名又为殷人被祭的祖先,非主祭之人。据此推断,高宗肜日当为祭祀武丁,非为高宗武丁祭祀成汤。《高宗肜日》即是后人追述祖庚肜祭武丁时,祖乙训诫君王的记录。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